咖啡關鍵字 12:Viscosity

咖啡關鍵字 12

Viscosity

名詞

每天會經過的早餐店,冰箱裡都會有預先裝好的紅茶,奶茶,豆漿。這三種飲料幾十年來征服了全台灣大大小小的早餐店,多一樣太多,少一樣又太少。不管你點了較清淡的草莓烤吐司,中等的鮪魚蛋餅,還是較濃郁的鐵板麵,都能依照你當天的心情與喜好找得到最好的口感搭配。但這三者之間,除了味覺與嗅覺的差異之外,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黏稠度,也就是液體中固態物質的重量跟濃度不同。所以紅茶清爽,去油解膩;奶茶香醇,萬用百搭;而豆漿厚實,香濃滑順。

在咖啡的用語中,我們稱液體的黏稠度叫Body,也稱作體質感。

咖啡的Body,聽起來很抽象,但是其實不難理解。有些咖啡濃郁醇厚,有些喝起來像紅茶一樣清爽。但是並不是越濃厚越好。就跟人的Body一樣,體重有輕有重,身材有胖有瘦。體重重的人有像職業運動員一樣,全身橫練肌肉,也有人是過胖。瘦的人有的瘦骨如柴,也有人精瘦苗條。雖然環肥燕瘦各有所好,但是不管體重輕或重,看起來健康才是符合主流的美感。

咖啡液滑過口腔,口腔的觸覺神經便能感受到咖啡液的重量跟質地。以一杯水中固形物含量1.2%的咖啡為例,這1.2%包含了油脂,膳食纖維以及各種不溶於水的咖啡物質。每種咖啡在濃度1.2%的條件下,所含的固形物成分與比例都會不同,不同的組合就會產生不同的重量感。沖煮時帶出的膠狀物質與糖分,會為咖啡帶來更紮實的重量與黏稠感。但並非厚重就是好,就像是拳擊比賽,不同的重量分為不同量級,各自有各自的品質評判標準。不然,深焙的Robusta就可以在Body這個項目拿下世界冠軍了。

高濃度的咖啡很容易讓人覺得Body的表現很好,但是濃度高,相對的萃取出的咖啡物質種類也更多,膠質的成分變得複雜。當油脂與沉澱物多,黏稠度高,混濁度也會提高,我們就比較難感受到咖啡的乾淨度。很多咖啡,尤其是水洗處理的咖啡,本身較少後製處理帶來的風味,味譜較單純,也就是風味物質集中在某幾項化合物,風味辨識度較高。就像弦樂四重奏,雖然樂器種類不多,但是單純的四把提琴卻能帶來清澈卻有層次的聽覺感受。

咖啡後製處理越複雜,就像在樂團中加入更多的樂器,從室內樂,管絃樂到交響樂一般,演奏出旋律更豐富,氣勢更磅礡的音樂。但是要維持在高水準也更難,雖然一兩個濫竽充數還可以找掩護,但過多就會死一串。相反的,樂器種類少,只要有人走音,團員就會轉頭看著豬隊友。咖啡的乾淨度如是,好的乾淨度不是完美(那就只剩水了),而是在不同味譜的長度中感受不到雜味。

重量與乾淨度的平衡是讓人覺得濃郁順口或是乾淨清爽的關鍵,要怎麼表現則要看咖啡的特性與生產鏈(生產者,烘焙師...)想要表現的風味。沖煮無法改變咖啡的特性,但是好的沖煮可以在各個風味特徵之間抓到理想的平衡,帶給飲用者最好的感官體驗與感受。